黄蜀葵花利湿化瘀通络:从利尿到保护肾小球,肾小管,构筑“终末肾病防线”

发布日期:2025-04-15 06:47    点击次数:186

黄蜀葵花为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的干燥花。《嘉祐本草》记载黄蜀葵花味甘、辛,性凉,入肺、肾、膀胱经,有利尿通淋、活血止血、消肿解毒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崩漏、胎衣不下、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等。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蜀葵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蜀葵花总黄酮(TFA)团。既往研究报道包含TA的黄蜀葵花制剂黄葵胶囊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UACR)和24h尿蛋白总量(24h-UTP)有降低作用,可延缓肾功能减退程度。

研究发现黄蜀葵花:保护肾小管,肾小球,利尿作用利尿作用

尹莲芳等报道黄蜀葵花能够通过抑制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内髓ATP酶活性,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从而发挥排钠利水效应。赵雪英等报道槲皮素能抑制内皮素释放,从而发挥其扩张血管的作用。推测黄蜀葵花所含有效成分槲皮素能扩张周围血管、改善组织灌流,特别是肾血流灌注以达到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及利尿作用。黄蜀葵花对NS大鼠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善及肾脏排钠能力的提高,可以部分消除NS大鼠的水钠潴留,从而减轻水肿,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剩余68%

对肾小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尹莲芳等报道用黄蜀葵花灌胃干预治疗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3 周后,检测 24h 尿Ⅲ型胶原、尿 N-乙酰- 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B-MG总排泄量以及血CHOTG、白蛋白、总蛋白,与阿霉素肾病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黄蜀葵花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对肾小球的保护作用

尹莲芳等报道黄蜀葵花能有效地增高阿霉素肾病综合征(NS)大鼠的血浆总蛋白水平,降低NS,大鼠明显增高的血脂水平,并明显改善NS大鼠钠排泄(UNV)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er),部分保护肾小球功能,但未能明显减少蛋白尿。黄蜀葵花降血脂的机制还不清楚,除了其直接作用于肝脏抑制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合成以外,可能的原因有黄蜀葵花通过升高NS大鼠血浆白蛋白,使肝脏由于低蛋白血症而诱发的脂蛋白合成代偿性增加过程得到抑制。

黄蜀葵花利湿化瘀通络,降低微量白蛋白尿

2型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其不仅是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也是逐渐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的首要原因。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主要临床表现是微量白蛋白尿,如不采取积极干预,微量蛋白尿可逐渐进展至2型糖尿病肾病中期大量蛋白尿,并最终发展为T2DKD晚期肾衰。

肾为络脉密集之处,湿热血瘀极易阻滞于肾络,精微从肾关而泄,发为消肾。因此湿瘀阻络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病机。由于黄葵花具有利湿化瘀通络的功效,可针对2型糖尿病肾病湿瘀阻络之基本病机,发挥其肾保护效应。本课题组在国内首先发现黄蜀葵花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有降低作用,近年来又研究可减轻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的氧化应激水平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参考消息:

《黄蜀葵花治疗肾病研究现状》谢绍锋. 山西中医2003年12月第19卷第6期

《黄蜀葵花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40例临床观察》赵越等.湖南中医杂志2021年2月第37卷第2期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部分图片文字来源网络,

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宣传素材。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北京市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